- 名校“追星”伤害了谁?
- 2014年05月20日来源:中国新闻网
提要:对志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名校来说,热衷追星是不应该的。它的定位和职能,更应该以把更多普通学子培养成栋梁之才作为目标和努力方向;它的立场,更应该为学子们提供平等竞争成长的环境而不能有所偏颇;它的志向,更应该是为培养明星而不是引入明星服务。
五年本科“学习”,五年硕士“深造”,上海交大学生刘国梁终于要毕业了。
据《京华时报》5月7日报道,身为中国乒乓球队的总教练,刘国梁享受到了上海交大“很大的支持”——后者安排他不定期到学校来上课,而且安排知名教授专程飞赴北京为他一对一开课。平时的学习和作业,则是通过邮件形式交送。如此“贴心”服务不止他一人享受。丁俊晖,一个只念到初一,曾经发表过“读书无用论”的人,也在几年前被名校“免试录取”。据《现代快报》报道,为了给丁备战亚运会、世锦赛,校方还特意将丁的录取仪式推迟了6个月。当然,丁也享受着自由选择专业的待遇。
明星,特别是体育明星进名校并不是稀罕事,毕竟,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有关文件,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赛事中获得大奖的运动员,经体育总局推荐、高校认可、教育部同意,可以免试进高校学习。体育冠军用他们的付出,为祖国赢来了荣誉,免试上学是国家对他们的回馈。
但在当下,体育明星拿下一块金牌奖金动辄百万,更有蜂拥而至的广告代言,退役后还有科级、处级宝座“虚位以待”,可谓“名利双收”。在此背景下,体育明星的免试待遇,与普通学子寒窗苦读“挤”独木桥的压力形成对比,教育公平何从谈起?
“特事特办”是凌驾于现行制度之上的特殊待遇。明星热衷名校,而名校也乐于“追星”,后者大都为入校明星特事特办,制定单独的培养计划,“可不定期上课”,“知名教授专飞北京一对一开课”等特殊动作显得尤为刺眼。虽然有媒体提到明星请知名教授的费用可由赞助商“埋单”,但花纳税人钱的国办名校不应是私立培训班,钱和名气不应成为学校和教授“开绿灯”的理由。
当然,明星有求学的权利,但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更应该是高校恪守的义务。在一个不公平的起点上,名校追星“保姆”服务,名教授“一对一”,与现代教育公平理念背道而驰。
对志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名校来说,热衷追星是不应该的。它的定位和职能,更应该以把更多普通学子培养成栋梁之才作为目标和努力方向;它的立场,更应该为学子们提供平等竞争成长的环境而不能有所偏颇;它的志向,更应该是为培养明星而不是引入明星服务。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