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chinaxiamen.com.cn
中国厦门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厦门网> 区县> 思明区>正文内容
  • 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昨日成立 鼓浪屿整治提升再添强大推力
  • 2014年07月03日来源:中国厦门网

提要:昨日下午,“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行。这意味着“鼓浪屿学”或跻身主流学术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厦大党委书记杨振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重耕出席会议。来自厦门大学、厦门市社科联、社科院以及厦门市委宣传部、鼓浪屿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和学术机构的领导专家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

昨日下午,“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行。这意味着“鼓浪屿学”或跻身主流学术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厦大党委书记杨振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重耕出席会议。来自厦门大学、厦门市社科联、社科院以及厦门市委宣传部、鼓浪屿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和学术机构的领导专家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

“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社科院合作创办。它的成立打破了鼓浪屿研究“各自开花”的现状,搭建起一个国际化的研究平台,汇聚了相关部门和学术界代表,让参与鼓浪屿研究的优势资源得到整合。它的成立也是地方和高校合作的良好范例。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研究中心将着力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收编国内外可汇集的鼓浪屿相关资料,建设鼓浪屿文献中心,目前厦大图书馆已介入其中;搭建鼓浪屿研究的国际网络,吸引更多海外学者;开展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专题研究,比如一年出2至4期鼓浪屿研究期刊,规划一套高品质的研究丛书;建立鼓浪屿自身的资源网,整合鼓浪屿人的信息。

鼓浪屿不仅是厦门,也是福建非常重要的文化品牌,对鼓浪屿的研究不仅对厦门这座城市具有意义,也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有着重要价值。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1.88平方公里的鼓浪屿经历了全球化发展初期多国文化的交汇,形成了以“财富最集中,富人最密集”著称的国际化现代社区。在昨日座谈会现场,发言嘉宾无一例外对历史上的鼓浪屿怀有向往,也无一例外期待未来的鼓浪屿能重拾往昔对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的吸引力。早在1985年,习近平同志在厦门期间牵头制定的《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附件报告《鼓浪屿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旅游开发规划》中,就指出“考虑到我国城市风景区的建设中,能够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和谐结合在一起者为数不多,因此很有必要视鼓浪屿为国家的瑰宝,应该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规划其建设和保护。”

而“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的定位,更是紧紧围绕贯彻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着力推进“智库”作用的有效发挥,既要“仰望天空”,在理论性、基础性研究上有更多的成就,让“鼓浪屿学”跻身学界;更要“脚踏实地”,着眼于应用型、对策型研究,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不断推出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嘉宾还就“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

【链接】鼓浪屿整治提升再添强大推力

三强“联合办院”

研究中心将为构建宣传大格局提供经验,通过这样“联合办院”的方式,发挥高校多学科科研优势,提升包括鼓浪屿在内的地方文化研究水平,同时也培养更多的年轻学术力量投入文化传承工程。

提供资政参考

研究中心将注重对鼓浪屿历史制度和环境的观察分析,并展开鼓浪屿现实对策研究、推动研究成果得到应用,把鼓浪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为鼓浪屿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资政参考。

声音

推进纸质文献数据化

鲁西奇(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教授):除了对鼓浪屿的纸质文献进行收集外,还要顺应数字时代潮流,将收集的纸质文献数据化,将这些文献放入数据库中,并建立起数字信息平台,让一般市民也能共享研究成果,大大提高研究成果的传播效力。

挖掘历史上有益经验

陈仲义(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中文系教授):观念需要转变,不应该一看到殖民文化、教会文化就回避,或者持负面声讨的态度。事实上,这些文化中有着相当丰富的、可供现在借鉴的治理经验,我们应该认真挖掘其中有益的部分,为鼓浪屿今后的发展提供经验。

凝聚海内外研究人才

周旻(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级编辑):成立研究中心只是一个开头,更多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探索体制和机制创新,需要凝聚海内外人才和研究力量共同关注,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开阔的国际视野,高效的组织协调,务实创新的精神,还需要加强成果的应用和传播。

 

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厦门市社会科学院三强联手、合作创办的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昨日正式挂牌成立。

发挥高校多学科科研优势

作为一家研究机构,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有别于管理主体和立法、规划部门的“置身其中”,而将保持着一定距离,以“第三方”的姿态,对历史的鼓浪屿和现实的鼓浪屿加以观察与研究。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这对鼓浪屿整治提升而言,不啻是一股来自外界的强大推力。

鼓浪屿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和政治背景,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百年历史中,经历了全球化发展初期世界多国文化的交汇,成为20世纪初亚太区域内,国际化现代社区的特殊实例。

这个背景之下,提升鼓浪屿整体历史研究水平,成为研究中心的一大目的。接下来,研究中心将注重对鼓浪屿历史制度和环境的观察分析,并展开鼓浪屿现实对策研究、推动研究成果得到应用,把鼓浪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为鼓浪屿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资政参考。

成立研究中心的另一大目的,在于为构建宣传大格局提供经验,通过这样“联合办院”的方式,发挥高校多学科科研优势,提升包括鼓浪屿在内的地方文化研究水平,同时也培养更多的年轻学术力量投入文化传承工程。有专家评论说,随着研究的持续、成果的累积,今后,一门新的专门学科——鼓浪屿学——或许也会就此诞生。

办成有关鼓浪屿研究的学术高地

据了解,研究中心将有多位学界专家加入,包括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周宁,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级编辑周旻,也包括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研究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史学博士David、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所博士White等“国际力量”。

今后,研究中心将采用柔性人才与项目政策,通过项目方式聚集研究力量,按照学术标准完成立项,并督查研究成果,通过各界努力,把研究中心办成有关鼓浪屿研究的学术高地。

研究中心怎么开展研究

据悉,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将从四个方向开展研究任务:

史料建设

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关于鼓浪屿的史料文献

目前,厦门对于鼓浪屿的史料文献收集,相对零散。研究中心将利用各种私人或非私人关系,“撒网捕鱼”,在全世界范围内着力收集关于鼓浪屿的史料文献,建立一个国际顶尖的鼓浪屿史料文献中心。

事实上,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助力下,研究中心近期已入手一套弥足珍贵的鼓浪屿史料。

专题研究

精心规划一套鼓浪屿研究丛书

一方面收罗各种近期对鼓浪屿的重要的研究性文章,出版《鼓浪屿研究辑刊》,另一方面,精心规划一套真正具有学术含量的鼓浪屿研究丛书,反映研究中心的学术成果。

建立“国际联络网”

网罗众多海外资源,“鼓浪屿”拥有异常丰富的海外资源,关心鼓浪屿、爱护鼓浪屿的鼓浪屿人遍布世界各地,同时,全世界也有不少致力于鼓浪屿文化研究的同仁。研究中心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积极建立国际联络网。

举办国际研讨会

对外推广鼓浪屿文化。研讨会不仅将关注学术问题,还将注重公共传播领域——鼓浪屿承载着异常丰富的人文故事,研讨将从这些故事入手,以拍电影等形式对外推广鼓浪屿文化。

厦门日报7月3日讯 (记者 郭睿  黄晓波)



责任编辑:薇薇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