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敲响农村老人自杀的警钟
- 2014年06月22日来源:金羊网
提要:调查表明,农村老人自杀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生存困难,例如失去劳动能力后得不到子女照顾,吃不上饭,其次是摆脱疾病的痛苦,两者合计逾直接死因的60%,之后是些情感问题。换句话说,要减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就要解决三个问题:不饿死,不病死,不寂寞死。要解决这“三不”,只靠个人,这很困难,只靠国家,同样不行。只有二者齐努力,不遗余力,农村老人才会远离自杀的悲惨境遇。
作者:朱永杰
1980年代至今,农村老人自杀率越来越高,情况还在恶化。部分地区,农村老人自杀开始被视为正常,甚至合理。有农村老人自嘲说有三个儿子:药儿子,绳儿子,水儿子。(6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年轻讲师刘燕舞以《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的自选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经批准已立项。他最大的感受是,全国的老人都应该活得舒服些,能从容幸福地面对死亡,能走得有尊严点,而不是采用非常规的手段,那太悲凉了。人与人之间,至少家庭内部要有些温情,不要真像马克思讲的那样,家庭关系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不是中国发展的方向。我们应当敲响农村老年人自杀的警钟。
农村老人自杀的例子触目惊心,有些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有的老人要自杀,还怕子女不埋他,自己挖了个坑,躺在里面边喝药边扒土。有妇女回忆投水自尽的亲家,用手作出推滚的动作,带着好玩的语气,绘声绘色地描述如何在水面上,滚球一样把尸体推上岸。有卧病在床的老人会得到儿子的“明示”,喝药自杀。也有瘫痪在床的老人竟然会拿到药瓶自杀。老人自杀后村庄的平静,和人们讲述自杀老人时的谈笑风生,似乎死亡无可畏惧,自杀是桩喜剧。在湖北京山、应城等地,无论是什么导致老人自杀,都罕有关注。子女不会自责,村民不会谴责,太阳升起,一切照旧。对老人来说,自杀不是反抗,只是解脱,因为他们的死静如死水。孝,依然被视为美德,但不孝,也可以被认可。
农村老人自杀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既不是人们的道德水准变低,也不是某些地区的人品德更坏, 简单说,这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或经济问题。有目共睹的是,过去,老人拥有绝对权威;而在2009年新农保开始试点前的近30年里,国家和集体退出农村养老,老人回归家庭,但靠子女养老的环境早不存在。农村老人地位之边缘、生活质量之堪忧,已是普遍存在的现实。
自杀的老人们年轻时曾拼死拼活抚育子女,帮他们盖房结婚看孩子,但丧失劳动能力后,无论是物质或情感上,他们的所得都少得可怜。在一些人眼里,被榨干所有价值后,老人就变得一无是处。一面因得不到子女回报悲伤,一面又体谅子女负担的沉重,代际关系里,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越来越少,中年农民开始买商业保险,不再指望养儿防老,年轻村民生育愿望极低……老人自杀甚至成了风气和秩序,被认为是心疼子女的表现。没本事赚钱,不能帮子女忙,甚至有病,拖累子女,那还活着干吗?
调查表明,农村老人自杀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生存困难,例如失去劳动能力后得不到子女照顾,吃不上饭,其次是摆脱疾病的痛苦,两者合计逾直接死因的60%,之后是些情感问题。换句话说,要减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就要解决三个问题:不饿死,不病死,不寂寞死。要解决这“三不”,只靠个人,这很困难,只靠国家,同样不行。只有二者齐努力,不遗余力,农村老人才会远离自杀的悲惨境遇。
不得不说的是,在城市化这面镜子下,“三农问题”依然严重存在,广大农村“空心化”和“沙漠化”令人忧虑,大面积村庄失去了朗朗书声,老人们肩上的担子更加繁重,既要到田里干活,还要照看孙子孙女,忍辱负重,有的是疾病缠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精神状况急剧恶化,当最后一根稻草不期而至,老人们只有去找“药儿子,绳儿子,水儿子”,真可谓哀莫大于心死。
有一天,你我他都终将老去,可以说都有自杀的可能,无人幸免。近三十年来农村老人自杀率在节节攀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无动于衷,听之任之,任由老人饿死、病死或者寂寞死,那么,不光自己拯救不了自己,这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