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chinaxiamen.com.cn
中国厦门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厦门网> 新闻> 看点观点>正文内容
  • 高校教育要担负起抵御“三股势力”渗透的使命
  • 2014年06月13日来源:新疆日报

提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这“三个最”既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方向,又对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暴力恐怖活动的根子是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基础是宗教极端”。这一重要判断,深刻指明了产生暴恐活动的思想根源。事实表明,随着境内外“三股势力”加快暴力恐怖活动频率、舆论炒作和对新疆教育领域的渗透,“三股势力”向新疆教育领域渗透分裂活动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和新变化,形式更加多样,更具隐蔽性,使我们开展反分裂抵御渗透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致使危害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非法活动在校园内屡禁不止。

新疆多次暴恐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多为年轻人,他们本应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如今却走向了人民的反面,成为仇视社会主义、仇恨平民百姓,丧失人性的群体。这对我们高校的教育提出了严峻而重要的课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做什么?

新疆教育事业与内地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点,多民族、多宗教、历史遗留下来的、现实存在的、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等种种问题,对我们新疆高校教师做好在校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必须高度认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这“三个最”既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方向,又对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从目前复杂的反恐维稳斗争的实质看,之一就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少年、争夺教育阵地的严肃的政治斗争,这直接关系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新疆的长治久安。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把这一教育思想贯穿在我们育人的全过程。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不仅是教育课题,更是重要的政治课题。

由于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不同民族个体之间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摩擦、纠纷和矛盾。对于这些现象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民族问题。对于发生在不同民族个体之间的问题,即使不是民族问题,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视而不见、麻痹大意,要防止事态扩大或被人利用,要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工作。对别有用心将具体事情夸大为民族问题的言行,我们要坚决制止,绝不允许这种歪风邪气在校园里滋生。

其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端正思想、站稳立场、在关键时刻发声亮剑,坚决抵御宗教极端思想向学校渗透。

高校既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战场,也是境内外“三股势力”企图向我传播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与我们争夺人心、争夺群众、争夺青年的重要阵地。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把高校建成反分裂抵御渗透的坚强阵地。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职责,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有关要求充分贯彻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自治区在2012年4月出台的《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职工不得信教、学生不得信教;要严禁宗教活动、宗教行为、宗教言论、宗教服饰、宗教思想进校园。但是,由于宗教领域涉及的问题政治性、理论性、敏感性很强,加上部分师生缺乏对宗教政策知识的了解,致使一部分教师在宗教问题上不敢管、不会管、不愿管。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也有个别教师原则性不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认识不清,甚至有错误的看法。这些都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师德师风的要求。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及时对一些舆情动态做出敏锐反应,对一些表象性和苗头性的现象,比如:学生穿戴宗教服饰、做乃麻孜、封斋,还有在互联网、手机上宣传和传播宗教思想等苗头性问题,要敢于及时教育、管理、批评、制止。我们应当时刻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以及怎么干。我们要始终牢记“三尺讲台有政治,课堂讲授有纪律”这一要求,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承担和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以实际行动,严格防范和坚决打击“三股势力”对学校的渗透、干扰和破坏活动。

第三、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职责,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各族大学生是我们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在校期间是他们获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最好时期,也是思想觉悟、道德情感发展最积极的时期,大学生能否具有健康思想、良好情操和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有赖于我们“育人”的政治原则和对学生终身负责的使命。

由于众多原因,新疆的一些学生知识面狭隘,文化基础薄弱,加上历史文化、宗教习俗和生活方式差异较大等影响,缺乏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和辨别是非观念的能力。尤其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宗教氛围相对浓厚的农村牧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社会、家庭、亲友的宗教信仰对他们都有很大的影响,形成把自己局限在本民族老乡的圈圈里,不愿与其他民族学生过多交往,处在封闭之中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个别同学吵架而引发的“民帮民、汉帮汉”狭隘民族意识的现象。面对这些差异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用简单方法处理。

我们要耐心细致、一对一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让青少年学生认清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他们自觉抵制宗教的影响和渗透。同时,需要我们的辅导员和各科教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给各族学生热情鼓励的话语,关爱的言辞,缩短师生情感距离,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形成师生之间的充满友情、互助、友爱、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增强教育工作者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总之,做好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教育,用科学理论指导思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珍惜和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增强我们各族师生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法律意识,要以自身的正能量感染、影响、带动影响身边学生一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积极向全社会传递民族大团结的正能量、稳定的正能量,传播爱和温暖,传播友谊和希望,切实担负起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发展的神圣使命。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帕提曼·吐尔逊



责任编辑:薇薇
文章排行榜